本网讯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西安科技大学承办的在第34届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学术年会暨第十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及第三届矿业工程研究生论坛于陕西西安圆满落幕。我校研究生院院长赵奎、科技处副处长王晓军、教育部矿业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饶运章教授等10余名师生代表受邀参会,学校最终获得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本届采矿工程专业学术年会主题为“建设新工科,促进双一流”,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形式。来自全国48所高校及部分企业的270余名代表参加了线下会议,线上参会人数达到了1.34万人。学术年会上,与会人员对推进新工科形式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矿业工程学科、采矿工程专业“双一流”建设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我校采矿工程教研室主任曾鹏在会上做了《江西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4+0”培养模式探索》主题报告。
本届学生实践作品大赛共收到 38 所高校的 422 件作品,其中,物理模型作品178 件,数字模型 127 件,学习模型 117 件。参赛作品涵盖了煤、有色金属、非金属、化工、建材建工等多个行业。我校资环学院选送参赛的3件作品在大赛中均脱颖而出,经专家评委评选,2019级采矿工程专业江津等同学的《基于重锤料位计的智能化矿山溜井料位监测装置》(物理模型 指导老师:曾鹏、赵奎、刘浩)获一等奖;2019级采矿工程专业李彦达等同学的《井下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便携式超声波测距仪》(物理模型 指导老师:赵奎、曾鹏、张吉勇)、2018级采矿工程专业张伟豪等同学的《磁铁矿地下开井下胶带运输矿岩筛选系统》(数字模型 指导老师:朱花、杨国春)获三等奖。
据悉,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竞赛,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导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与团队精神,推动采矿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展现学子风采。
(文/毛志勇 编辑/陈琰)